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電極法 COD 監測儀(通常基于電化學氧化原理,區別于傳統重鉻酸鉀法的化學消解 - 滴定)的測量范圍并非固定值,受電極類型、儀器設計(如氧化體系、檢測模塊精度)、目標水樣基質(如污染物濃度、干擾物質含量)等因素影響,不同型號產品的量程差異較大。以下從典型量程范圍、影響量程的核心因素、量程選擇與擴展方式三個維度展開說明,幫助全面理解其測量范圍特性:
一、 典型測量范圍(按應用場景分類)
電極法 COD 監測儀的量程設計通常與目標監測水體的 COD 濃度水平匹配,可分為常規水質量程和高濃度工業廢水量程兩大類,覆蓋從低濃度(地表水、飲用水)到及高濃度(工業濃污水)的監測需求:
應用場景 | 目標水樣 COD 濃度范圍 | 電極法監測儀典型量程 | 常見儀器類型 |
地表水、飲用水、清潔水體 | 5 - 500 mg/L | 0 - 1000 mg/L(可低至 0 - 50 mg/L) | 實驗室便攜式電極法 COD 儀、在線低量程監測儀 |
城市生活污水、一般工業廢水(如印染、食品廢水) | 100 - 2000 mg/L | 0 - 2000 mg/L 或 0 - 5000 mg/L | 在線常規量程 COD 監測儀、實驗室臺式儀 |
高濃度工業廢水(如化工、制藥、造紙濃污水) | 2000 - 50000 mg/L | 0 - 10000 mg/L 或 0 - 50000 mg/L(部分可擴展至 100000 mg/L) | 高量程專用電極法 COD 儀(需強化氧化體系) |
二、 影響測量范圍的核心因素
電極法 COD 監測儀的量程本質上由電極的氧化能力和檢測系統的信號響應范圍決定,具體受以下 4 個關鍵因素制約:
1. 電極氧化體系(核心決定因素)
電極法的核心是通過電極產生強氧化性物質(如?OH 羥基自由基、Cl?等)氧化水樣中的有機物,其氧化能力直接決定能有效分解的有機物濃度上限:
低量程電極:多采用 “鈦基二氧化鉛(PbO?)電極+ 酸性電解質" 體系,氧化能力適中,適用于低濃度易降解有機物(如地表水、生活污水),量程通常≤5000 mg/L;
高量程電極:采用 “金剛石薄膜(BDD)電極+a 強化電解質(如加入 NaCl 提升 Cl?生成量)" 體系,BDD 電極可產生更強的?OH,且 Cl?能輔助氧化難降解有機物,氧化能力提升 10-20 倍,量程可擴展至 50000 mg/L 以上。
2. 檢測模塊的信號線性范圍
電極法通過測量 “氧化過程中消耗的電量(庫侖法)" 或 “氧化產物的電信號(如電流、電位)" 換算 COD 值,檢測模塊的精度和線性響應范圍直接限制量程:
低濃度段(<50 mg/L):需依賴高精度電流傳感器(分辨率達 nA 級),避免信號被噪聲掩蓋;
高濃度段(>10000 mg/L):需具備大電流承載能力(mA 級),且需防止電極表面因有機物過量附著導致的 “鈍化"(信號飽和)。
3. 水樣干擾物質含量
與傳統方法類似,電極法同樣受 Cl?、S2?等還原性無機物干擾,且干擾會壓縮有效測量量程:
例如,高鹽水樣(Cl?濃度 > 10000 mg/L)中,Cl?會優先被氧化產生電信號,導致低 COD 值(<100 mg/L)無法準確測量,相當于 “低量程段失效";
多數儀器會通過 “加入掩蔽劑(如 AgNO?沉淀 Cl?)" 或 “算法補償" 減少干擾,但其效果有限,會間接限制實際可測量程(如高鹽水樣中僅能準確測量 100 - 10000 mg/L COD)。
4. 儀器的量程設計邏輯
不同廠商會根據目標用戶需求設計固定量程或可切換量程:
固定量程儀器:針對單一場景(如市政污水廠),量程固定為 0 - 2000 mg/L,精度更高(相對誤差 ±5%);
多量程儀器:通過切換電極模式(如 “低濃度氧化模式"“高濃度強化氧化模式")實現量程切換,例如 0 - 500 mg/L/ 0 - 5000 mg/L/ 0 - 50000 mg/L 三檔,兼顧多種水樣,但高量程下精度可能下降(相對誤差 ±10%)。
三、 量程選擇與使用建議
優先匹配水樣濃度范圍
監測地表水 / 飲用水:選擇0 - 1000 mg/L低量程儀器,確保低濃度(如 10 - 50 mg/L)測量準確;
監測工業廢水(如化工、造紙):選擇0 - 50000 mg/L高量程儀器,或支持 “稀釋后測量" 的多量程儀器(需注意:高濃度水樣稀釋會引入誤差,需同步做空白試驗)。
關注干擾物質對量程的影響若水樣含高濃度 Cl?(如海水、鹽化工廢水),需選擇 “抗高氯型電極法 COD 儀"(通常標注 “可耐受 Cl?≤20000 mg/L"),其實際有效量程會因 Cl?干擾略有收縮(例如標稱 0 - 10000 mg/L,實際可測 500 - 10000 mg/L)。
驗證量程的準確性無論選擇何種量程,需用對應濃度的 COD 標準物質(如鄰苯二甲酸氫鉀標準溶液)驗證:
低量程(0 - 500 mg/L):用 100 mg/L、300 mg/L 標準液校準,誤差需≤±5%;
高量程(0 - 50000 mg/L):用 5000 mg/L、20000 mg/L 標準液校準,誤差需≤±10%。
總結
電極法 COD 監測儀的測量范圍覆蓋0 - 50000 mg/L(部分專用儀器可擴展至 100000 mg/L),核心取決于電極氧化能力和檢測模塊性能。實際應用中,需結合目標水樣的 COD 濃度水平、干擾物質含量選擇合適量程,必要時通過稀釋或抗干擾設計擴展有效測量范圍,同時通過標準物質校準確保數據準確性。